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贺敬之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00:14:03  浏览:984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贺敬之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贺敬之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1989年9月4日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关于“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会的职务”的规定,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接受贺敬之辞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确认;并接受他辞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景德镇市中介组织管理办法

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令第 28 号


《景德镇市中介组织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并报2004年1月5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2月6日起施行。
市长: 许爱民
二OO四年一月十二日




景德镇市中介组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为,加强信用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介组织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或者为各类市场主体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

第三条 本市辖区内中介组织的设立、执业、信用管理等,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工商、财政、税务、审计、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等部门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中介组织的设立


第五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中介组织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并按照规定履行前置审批手续和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不需办理工商登记的中介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法人登记手续。

第六条 设立中介组织应当具备法定条件,名称必须规范,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名称。

第七条 开办中介组织的各种出资必须真实。凡用货币进行出资的,应当出具验资报告。用实物出资的,应当依法进行价值评估。中介组织开办后,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资。

第八条 中介组织开办时提供的证明材料应当真实。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为开办中介组织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中介组织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未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只能从事辅助性的工作。中介组织不得违规聘用兼职人员从事业务工作。

第十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国家机关不得开办营利性的中介组织。已开办的应做到管办分离,并逐步与国家机关分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兼职从事有偿中介服务工作。


第三章 中介组织的自律


第十一条 中介组织应当加强自律,诚实守信,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并依法纳税。不得无证经营和违法经营。

第十二条 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应当严守职业道德准则和工作规范,自觉服从行政和行业自律管理,在业务活动中坚持合法、客观、真实的原则。

第十三条 中介组织不得出具虚假的资信证明、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审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不得为任何非法经济活动提供中介服务。

第十四条 中介组织应当加强价格自律,必须将收费标准进行公开,不得有价格欺诈行为。并严格服从国家的价格管理,不得抬高收费标准,不得帐外收取委托人的任何费用。

第十五条 中介组织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使用抵毁竞争对手的手段拓展业务。


第四章 中介组织的管理


第十六条 市工商管理部门在办理中介组织的工商登记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其是否具备登记条件,包括审查其前置审批手续的办理情况。符合条件的,予以核准登记,发给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 对于无照经营的中介组织,市工商管理部门有权依照《江西省取缔无照经营办法》的规定对其查处,并可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

第十八条 各有关部门对于自己负责前置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应依法严肃查处。

第十九条 各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能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执法工作。对于职能有交叉重叠的,有关部门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中介组织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中介组织管理工作的信息批露机制,促进中介组织的信用建设。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一条 未经批准开办中介组织开展中介活动的,由工商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取缔,并可以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对于提供虚假的资信证明、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审计报告、公证书和法律意见书,或者为任何非法经济活动提供中介服务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于抬高收费标准、帐外收取委托人的任何费用的,视情节轻重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于进行不正当竞争,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经营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承担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后,不免除非法、违法中介组织应当向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4年2月6日起施行。












现场鉴定书不是检验报告

武合讲


摘要:《现场鉴定书》是确定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的法律文书;《检验报告》是判定种子质量的法律文书。在田间现场鉴定实践中,专家鉴定组常将它们相混淆。为改变这种局面,本文就制作现场鉴定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场鉴定书,检验报告,鉴定结论,检验结论
《现场鉴定书》和《检验报告》是两种性质、作为、制作规范、内容和要求等均不相同的法律文书。我国实行种子质量检验制度时间较长,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种子质量判定标准和种子质量检验报告书的制作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处理种子纠纷时,人们对判定种子质量的法律文书即《检验报告》已习以为常。我国采用田间现场鉴定方式确定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的鉴定制度实行较晚,且时间短;除农业部发布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外,尚无其他具体规章制度可供遵循。造成人们对种子鉴定与种子检验不分、《现场鉴定书》与《检验报告》不分。例如,重庆市种子管理站发布的《关于统一使用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规范格式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45/T 135—2004广西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技术规程》、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发布的7项表格中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报告》,就有将《现场鉴定书》与《检验报告》相混淆之嫌。为了帮助组织田间现场鉴定的种子管理机构和实施田间现场鉴定的专家鉴定组正确制作《现场鉴定书》,现就有关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1 《现场鉴定书》不应称为《检验报告》。
1.1《现场鉴定书》和《检验报告》接收人的社会地位不同。
依据《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质检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和各地、各部门下达的农产品(含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环境和转基因生物)质量监督检验、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质量普查及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纠纷的调查、鉴定和评价等检验工作,承担委托、仲裁等检验工作只是质检机构的任务之一。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质检机构不仅应全部“受理”而且应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检验报告》是质检机构完成任务后向下达任务的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书面形式所做的正式陈述。“报告”一词体现了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意思。
田间现场鉴定是种子管理机构为解决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或者损失程度存在分歧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接受种子质量纠纷处理机构、种子质量纠纷当事人的申请,为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而组织农业专家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其不是承担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种子管理机构对符合《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现场鉴定申请,不予受理。得出鉴定结论后制作的现场鉴定书,种子管理机构应当交付申请人,而不是向其“报告”。
1.2现场鉴定法律文书的法定名称是《现场鉴定书》。
田间现场鉴定是为处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而进行的技术鉴定活动,属于司法鉴定活动。司法鉴定活动制作的法律文书的名称应当反映鉴定活动的性质和作用;法律文书名称必须符合法律规范。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种子管理机构为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这种专门性问题,组织农业专家组成专家鉴定组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得出鉴定结论后出具的法律文书的法定名称是《现场鉴定书》。《现场鉴定书》是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出具的法律文书的法定名称。依据《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基本条件》,质检机构对种子的质量进行检验得出检验结论后出具的法律文书的法定名称是《检验报告》。依据《司法鉴定文书示范文本》(试行)说明(司发通[2002]56号),司法鉴定人根据所委托审查的书面资料,通过分析、比较而出具的法律文书的法定名称是《审查意见书》;司法鉴定人对委托咨询或者难以形成鉴定结论的专门性问题出具的法律文书的法定名称是《分析意见书》。在实践中,专家鉴定组以《鉴定意见》、《鉴定报告》、《检验报告》、《专家意见》等文书名称代替《现场鉴定书》的做法,都是不合法的。
2 《现场鉴定书》不是《检验报告》。
2.1现场鉴定是“会诊”而非“检验”。
专家鉴定组对因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造成事故的原因或者损失程度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类似于医院为对疑难病人或危重病人得出正确的诊断而组织相关医学专家共同进行的“会诊”。质检机构为确定种子质量进行的种子质量检验、为确定土壤质地和肥力而进行的土肥化验、为确定环境质量而进行的调查和测定等检验、化验活动,都是为诊断种子质量事故而采用的辅助技术。这些检验、化验活动,是通过检验特定检验对象后,不加任何分析说明,直接地客观地反映检查、测试所见或实验结果。这些检验、化验活动得出检验结论后制作的《检验报告》,就像医生为给病人看病,对病人进行体检形成的《化验单》和《检验单》一样,是医生诊断疾病的参考材料,而不是诊断结论和处方。种子质量检验报告等检验或化验结果单(以下统称《检验报告》),只能为田间现场鉴定提供证据材料,而不能对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进行分析,更不能做出结论。只有专家鉴定组在综合分析各种《检验报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才可判断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得出鉴定结论,制作《现场鉴定书》。检验结论与鉴定结论是因果关系,不是相互取代关系。记载检验结论的《检验报告》是制作记载鉴定结论的《现场鉴定书》的证据材料,《现场鉴定书》才是技术鉴定活动产生的法律文书。
2.2《现场鉴定书》应当“讲理”。
是否讲理是《检验报告》与《现场鉴定书》的重要区别。 关于种子检验与种子鉴定的区别,作者已在《种子检验和种子鉴定的区别》(载《中国种业》2007年增刊)予以论述。由于种子检验与种子鉴定有重大区别,作为种子检验和种子鉴定得出结论后制作的法律文书——《检验报告》和《现场鉴定书》,也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文体不同:《检验报告》属于说明文;《现场鉴定书》属于议论文。《检验报告》是记载监督检验测试机构通过检验特定检验对象(如种子、土壤、肥料等单一因素)后,不加任何分析说明,直接客观反映检查、测试所见或实验结果的法律文书。《检验报告》是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其只记载检验过程及其与判定标准比较的结果,不记载检验人员的主观认识,即不讲道理。在诉讼法上检验结论不是独立的证据,属于书证的内容。标志CMA、CAL的《检验报告》,国家授予其权威性,证据效力较强。法律没有规定检验员必须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现场鉴定书》是专家鉴定组对鉴定地块中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时,充分考虑作物生长期间的气候环境状况、当事人对种子处理及田间管理情况、该批种子室内鉴定结果、同批次种子在其他地块生长情况、同品种其他批次种子生长情况、同类作物其他品种种子生长情况、鉴定地块地力水平、影响作物生长等因素后,进行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事故的影响,排除非事故因素(论据),判断(论证)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得出鉴定结论(论点)后制作的法律文书。鉴定结论是专家鉴定组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现场鉴定书》既要有结论,又要就得出结论的分析、推理、论证的依据和过程予以说明,即要讲理。讲清道理是《现场鉴定书》的重点。在诉讼法上,鉴定结论是独立的证据,属于专家证言。在诉讼中,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专家应当出庭作证。在实践中,《现场鉴定书》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讲道理或不会讲道理。这也是造成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要求专家出庭作证和专家在出庭作证时常遇尴尬的重要原因。
3 《现场鉴定书》和《检验报告》的格式不同。
依据《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基本条件》的规定,《检验报告》应当采用统一的表格式的格式。该表格只记载监督检验测试机构通过检验特定检验对象(如种子、土壤、肥料等单一因素)检查、测试所见或实验结果,不含有任何分析说明的论述内容,以保障《检验报告》的直接客观性。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和《司法鉴定文书示范文本》(试行)的规定,现场鉴定书应当采用论文式的格式。该文书既要记载专家鉴定组通过现场鉴定所观察到的现象(如农作物的性状表现、生长发育情况等),又要记载收集、了解到的栽培、气候、室内检验结果等证据材料,还必须依据农业科学理论对种子质量、栽培、气候等因素与事故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对造成事故的原因和损失结果做出判断。分析论证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引经据典。《现场鉴定书》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等处理事故的鉴定书的一样,应当依据《司法鉴定文书示范文本》(试行)的规定,采用论文式的格式。


武合讲律师的联系方式:电话:0530-5501515、13605306590;E-mail:whj148@yahoo.com.cn;
http://www.ny148.cn/main/;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南路15号山东贵和律师事务所,邮编:274000。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